2020-08-09
那年在西安,和同學們約好到河南洛陽一遊,那時歲月可真是說走就走的年紀,朋友們由北京坐火車來(那時候還沒有和諧號)、我則從西安坐著隔夜火車前來,互相約在接近的時間抵達。
洛陽的印象對我而言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洛陽紙貴」,當時左思的《三都賦》風靡一時,而造就大家爭傳抄送(當時沒有影印機),而頓時紙價瞬間飆漲。除了我交換學生時所待的西安(長安),洛陽也是千年古都,為過去十三朝的都城;另外,洛陽還有深厚的儒道文化,老子、孔子皆在此探討天地的奧祕,另外司馬光也在洛陽城的地窖編寫《資治通鑑》,說洛陽為「地靈」、倒不如說「人傑」之地。
另外,洛陽擁有豐厚的佛教文化,可以提到白馬寺與龍門石窟。白馬寺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寺廟,是為兩千年前,漢明帝接待印度和尚,並將佛經由梵文翻譯成中文,為表示感謝,於當地建立了類似天竺的佛教寺廟,並用長途跋涉的白馬命名,命名為白馬寺。
而到了龍門石窟,壯觀的石刻佛像永生難忘,而此石窟也為「四大石窟」之一(其他石窟為甘肅敦煌「莫高窟」、山西「雲岡石窟」、以及天水「麥基山石窟」),放眼望去伊河的兩岸總共有著1300多個石窟、佛像估計有10萬多尊,許多頭像或身軀因為戰亂而被破壞,進而被帶至歐洲或國外,佇立於博物館或一些人家中當收藏,每當看見這些頭像,我心裡總想著這些佛像應該回到原來的家鄉啊!目前這趟絲路之行如了山西外,我已經見了其中三個石窟。
洛陽這塊地,下次再去時會變得如何呢?我相信其城市散發的古文化氣息與傳承是不會改變的。更多河南省文章可參見少林精神 絕世而獨立
中時電子報: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opinion/20190615002216-262106?chdt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