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體 繁體 EN

總覺得人是追求群體的一種生物,往往可以自然地找到共空點聊起來再嘗試能不能融進群體,因為每週帶寶寶去故事時間,也漸漸了認識越來越多的媽媽、保母與小孩們

昨天我們到了故事時間,圖書館安排了過去很有名的童歌歌手 Marylee Sunseri來駐唱,當下人很多,我們一群平常在公園裡玩的媽媽、保母與小孩們就一起排著隊等著進場,而小孩到了這年紀也漸漸的會一起玩了(雖然平常還是各玩各的,但見到面也知道對方的名字、會打招呼了) 另一個媽媽問我是不是在家照顧小孩,我說我工作比較有彈性,所以可以一邊工作、一邊照顧他,她說:「哇!所以你是同時做兩份工作!」真的是啊!

我們排到最前面的梯次進去,保母們因為都有一些年紀,他們馬上去選擇後方的椅子區,而我考慮到寶寶坐前面必較不會分心,往往是選擇最前面,而在公園認識的一些媽媽們也坐在一塊,故事時間開始,歌手開始唱歌,寶寶看見旁邊的朋友們跳著舞,自己也開始手足舞蹈,這些媽媽們選擇的學校恰好都是 Parent-teacher school,這類學校的學費很便宜,但需要媽媽們常常去幫忙老師( 譬如說二四的時間,媽媽必須選一天去參與課程)

今天雖然僅僅只有35分鐘,但我享受了早上的「演唱會時間」還有一群小孩的伴舞表演歌,這是一首很好聽的 Buffalo Gals

今天發生了很驚恐的事情,結束後一群人走出門口,我才望著這些媽媽們三秒鐘,轉過來寶寶就不見了!當下我內心慌張、拼命的搜尋,想著這個會議是有兩個門,一個門的外面是大門、另一個反方向的門是通往讀書室,我該走哪一邊呢?我後來選擇人潮多的大門,想說寶寶應該是跟著人群走,而先搜尋大門可以避免他自己跑出去,果然出去就看見寶寶在外面站著不動找尋我(好在他沒有動,也在想媽媽在哪裡),我跟他說:「以後要跟著媽媽出來,不然你不見了媽媽會很難過」不知道他聽懂不懂,最近看了太多這種兒童失蹤的電影,照顧這個年紀的寶寶有時候帶出去的精神壓力真的很大。

緊接著我帶他去圖書館旁邊的小型遊樂場玩,寶寶跟著固定的班底玩滑梯,而當天也有別的媽媽帶了很多道具如吹泡泡、用腳踩可以飛起來的海綿火箭…等等,好多不一樣的活動讓寶寶看得眼花撩亂,而一個小朋友因為在滑梯上跟著我、寶寶一起互動下,也變成我的忠實粉絲,一直跑過來跟我笑,後續還牽我的手!他媽媽跟我說:「哇!他真的很喜歡你」;後續我們一起坐在大樹下吃午餐,寶寶有著別的同伴一起就特別的配合,吃著義大利麵,還有早上我去 Safeway買的小麵包、零食、果汁,現在五月中的中午天氣已經十分炎熱,但在大樹的陰影下吹著風一點都不熱,微風徐徐下薰陶著寶寶的童年回憶。

你可能會有興趣
疫情之後的美國萬聖節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蒲公英 – 那段流產的經驗分享

在春天春暖花開時期,我們家的前院又開滿了蒲空英的小黃花,每當接孩子回家時正是太陽溫暖的時候, 前院常常開滿了 10幾株以上的蒲空英,孩子喜歡摘起來吹,讓蒲空英的種子再次飛到我們家,蒲空英對我來說有很重大的意義,是在流產的傷心事後看見的曙光。

參觀 Preschools (2-5 歲的幼兒園)有感 – 玩中學或是學術取向

2024-05-31 這周真的很忙,到處奔波看了許多幼兒園,目前去了三個幼兒園)後還安排了更多,幾乎是把家裡附近的幼稚園全部看了一遍!總而言之幼稚園分了幾種 – 玩樂做中學的教育( Play-based)、學術取向的教育(Academic)、家長與學校一起合作的幼稚園(比較便宜,但家長需要更多的時間)(Parent Co-ops)、蒙特梭利(Montessori) 你可能會有興趣參觀 Preschools (2-5 歲的幼兒園)有感 - 玩中學或是學術取向

新生命誕生 – 美國北加州孕期、產檢紀錄 (Covid疫情期間)

2022-10-31 一直想要在我的版面宣布這個好消息但想著等寶寶出來再公開,(如果這一篇貼出來代表小寶寶已經出生了!)想著沒多久前才寫著結婚的經過,而很幸運的是寶寶也很迫不期待要降臨在我們家庭,寶寶從一開始懷孕到出生都在 Covid疫情期間,每當要去醫院都戰戰兢兢,但好處就是可以在家裡邊工作邊養胎,省去舟車勞頓的辛苦,如果有興趣的可以繼續看下去吧! 你可能會有興趣大風吹、Costco停電、一南瓜兩吃 DITL02222023